BGW 世界大族谱协会论坛中北美洲和加勒比海美国人物传记 → 19610804-99997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英语:Barack Hussein Obama )美国民主党籍政治家,第44任美国总统。


  共有3237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19610804-99997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英语:Barack Hussein Obama )美国民主党籍政治家,第44任美国总统。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赵新梅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9229 积分:92538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4-03-23 19:08:51
19610804-99997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英语:Barack Hussein Obama )美国民主党籍政治家,第44任美国总统。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07-08 00:02:24 [只看该作者]

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英语:Barack Hussein Obama )1961年8月4日出生,美国民主党籍政治家,第44任美国总统。
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分别在印尼和夏威夷度过。 1991年,奥巴马以优等生荣誉从哈佛法学院毕业。
1996年,当选伊利诺伊州参议员。
2000年,竞选美国众议院席位失败,后一直从事州参议员工作,且于2002年获得连任。
2004年,在美国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主题演讲,因此成为全美知名的政界人物。 同年11月,以70%的选票当选代表伊利诺伊州的美国联邦参议员,是美国历史上第五位有非裔血统的联邦参议员。
2007年2月10日,他以侧重完结伊拉克战争及实施全民医疗保险制为竞选纲领,正式宣布参加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 同年6月赢得民主党初选,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被主要政党提名的非洲裔总统候选人,并于11月4日正式当选。
2009年10月9日,获得诺贝尔委员会颁发的诺贝尔和平奖。
2012年11月6日,第45届总统大选中,奥巴马击败共和党候选人罗姆尼,成功连任。
2014年初,强烈谴责乌克兰冲突,警告乌政府军不得介入。3月1日,要求俄罗斯停止“军事干预”乌克兰。
人物关系


纠错
   
中文名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
外文名Barack Hussein Obama II
别    名欧巴马
国    籍美国
民    族德裔族
出生地美国夏威夷州檀香山
出生日期1961年(辛丑年)8月4日
职    业政治家、律师
毕业院校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
信    仰新教
主要成就1996年伊利诺伊州参议员
主要成就美国第56届、57届总统
2009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2008、2011
任期内 清除 本·拉登
代表作品《我相信变革》《无畏的希望》《我父亲的梦想》
所属政党美国民主党
专业1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哥大)
专业2法学(哈佛大学)
血    型AB
学    院西方学院
妻    子米歇尔·拉沃恩·奥巴马
目录
1人物生平
? 家庭背景
? 美国本土
? 家族血脉
? 初涉政治
? 总统竞选
2为政举措
? 经济发展理念
? 金融危机
? 绿色新政
? 核战略
? 能源
? 伊拉克问题
? 对华政策
? 击毙本拉登
3人物评价
4涉嫌勒索
? 诺贝尔和平奖
? 自拍风波
? 见达赖喇嘛
? 钓鱼岛争议
5个人作品
? 著作
? 重要演讲
6轶事典故
1人物生平
编辑

家庭背景

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的身世复杂,1961年8月4日出生在美国夏威夷州檀香山市,父亲是来自肯尼亚的留学生,母亲是堪萨斯州白人。他们二人在就读夏威夷大学期间相识。由于父亲此后前往哈佛大学求学,奥巴马从小由母亲抚养。奥巴马两岁多时,他的父母婚姻破裂。6岁时,奥巴马随母亲和继父前往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生活,并在当地的一所小学就读了两年。四年后他的一家又回到夏威夷,与外祖父母住在一起。从五年级起,他就读于位于火奴鲁鲁的大型私立学校——普纳荷学校(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孙文曾于此校就读)至12年级,于1979年毕业。若干年后母亲与继父离婚,他便随母迁居美国本土。[1] 
青年时期,奥巴马因为自己的多种族背景,很难取得社会认同,十分自卑。十几岁的他成了一个瘾君子,他和任何一个绝望的黑人青年一样,不知道生命的意义何在。家境是贫穷的,肤色是被人嘲笑的,前途是无望的,成功的道路曲折得连路都找不着。他过了一段荒唐的日子,做了很多愚蠢的事,比如逃学、吸毒、泡妞等,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迷途叛逆少年”,曾以吸食大麻和可卡因来“将‘我是谁’的问题挤出脑袋”。有媒体撰文认为,给青年的他带来深刻影响的不是他的父母亲,而是他的外祖父斯坦利·埃默·邓汉姆和外祖母斯坦利·安·邓汉姆;媒体同时还披露著名黑人诗人、记者和美国左翼活动家法兰克·米歇尔·戴维斯也是深刻影响青年奥巴马的人物,1960年代戴维斯就成为奥巴马家里的常客。[2] 
美国本土

到达美国本土后,奥巴马首先在加利福尼亚州的洛杉矶西方学院求学两年,期间在该校《宴会》志发表了诗歌《老爹》,后被《纽约客》杂志转载并广为流传,《老爹》最体现他年青时的精神发展脉络。在西方学院读书两年之后,他转至纽约市的哥伦比亚大学的哥伦比亚学院,在那里主修政治学及国际关系。他于1983年取得国际关系专业学士学位之后,在国际商务公司工作了一年。1985年,他迁往芝加哥,主持了一个非营利计划,以协助当地教堂为穷困的居民组织好职业训练。他于1988年进入哈佛大学法学院,主修法律。1990年2月,由于被选为《哈佛法律评论》的首位非洲裔美国人主席,他首次获得了全国性的认可。1991年他在哈佛获得了“极优等”(拉丁文的学位荣誉)法律博士(法律博士是美国法学院的毕业学位,法学博士是S.J.D.)学位,之后又回到芝加哥,并主持了一次选民登记运动,且为民权迈勒·B·G律师事务所工作。后来,自1993年至2005年竞选联邦参议员的12年中,他一直在芝加哥大学法学院任职宪法讲师。
1992年,奥巴马和同学校的米歇尔·鲁滨逊结婚,后育有两个女儿。两人供职于芝加哥的同一家律师事务所,之后撰写完成了自传体的回忆录《父亲的梦想》并在美国出版发行。[1] 
家族血脉

奥巴马出生在美国夏威夷州,但他的血脉渊源却可追溯到美国的几位前任总统。有美国学者对他的家谱作了细致研究,从他父母的多次婚姻印证出他与美国的三位前总统都有同一脉络的血缘关系,他们是第33任总统哈利·S·杜鲁门、第41任总统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和第43任总统乔治·沃克·布什。
  另有学者认为,他与前任总统有血缘关系并非稀奇事件,因为许多美国人的祖先都来自英格兰,找到同一祖先是常有的事。另有中国媒体撰文指出他与美国超级富翁、证券投资家沃伦·爱德华·巴菲特亦存在血缘关系,这种关系源自一位17世纪的法国移民马里恩·杜瓦尔,因奥巴马的母亲斯坦利·安·邓娜姆与巴菲特的父亲霍华德·巴菲特都是马里恩·杜瓦尔的后代。
奥巴马祖籍肯尼亚,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具有黑人血统的总统(据传美国第29任总统哈定有1\16的黑人血统,故有争议)。当然,美国社会对黑人和其他有色人种的种族歧视,至今仍然存在,解决种族歧视依然任重道远。事实上,奥巴马并没有像很多美国黑人奴隶的后裔一样在很多城市的贫民窟长大。他小时候是由他的白人外祖父母抚养,他的童年中有很长时间是在印度尼西亚度过的。因此他的思维方式和美国白人或亚洲人比较接近。奥巴马的父亲老奥巴马是肯尼亚的黑人穆斯林,母亲安·邓纳姆是美国一名白人女教师。两人婚姻没有维持多久,只生下奥巴马一个孩子。后来奥巴马随母亲与继父在印度尼西亚生活4年。老奥巴马出生在肯尼亚西部一个贫穷的小村庄,但是他的家庭在当地仍然属于较富有的家庭,事实上奥巴马当选后的财产也就在300万美元左右,相比起来并不是特别富裕的家庭。奥巴马的祖父在城市做过小办事员、家庭厨师等各种杂役,回到家乡后以精明的头脑经营一个不错的小农庄。奥巴马的父亲是祖父的第二个妻子的儿子,奥巴马的祖母在儿子年幼时因不堪繁重的劳动和丈夫暴躁的脾气而独自离家出走再嫁。奥巴马的父亲便由祖父的第三个妻子抚养长大。老奥巴马在学校时成绩优异,性格顽皮,后因经常违反学校的纪律而遭到开除,引来了父亲的暴怒。后来在两名热心的美国教师的联系和帮助下,获得了去海外读书的机会和奖学金。老奥巴马将在家乡的妻子柯齐亚和孩子留给母亲照顾,先去夏威夷,后到达美国,在读书期间与邓纳姆相遇,生下了奥巴马。奥巴马的祖母和许多亲戚如今仍住在那个的小村庄,老奥巴马1982年因车祸去世后也埋在村内。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赵新梅
  2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9229 积分:92538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4-03-23 19:08:51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07-08 00:04:33 [只看该作者]

奥巴马和女儿(20张)
1992年时,奥巴马初访家乡,把未婚妻领进门。老奥巴马在肯尼亚的妻子柯齐亚,育有两个孩子,儿子罗伊和女儿奥玛。按照奥巴马的说法,父亲从没真正离开柯齐亚。但邓纳姆说,老奥巴马确实与柯齐亚分开,但“由于结婚时是一个乡村婚礼,所以也没有文件证明离婚”。老奥巴马和邓纳姆在夏威夷的婚姻也许也没有适当的文件证明。奥巴马在回忆录中说:“这段婚姻如何开始和何时开始依然弄不清,有些细节我永远没勇气弄清。”老奥巴马和邓纳姆的婚姻结束后,两岁的奥巴马由母亲抚养,他独自一人回到了非洲的家乡。一名美国白人女性露丝随后追随他独自来到非洲,成为了他的第三任妻子,在肯尼亚为他生了两个儿子,其中一个儿子死于车祸。但是,老奥巴马还经常探望柯齐亚。
初涉政治

1996年,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从芝加哥第十三区南部的海德公园区被选入伊利诺伊州议会。2000年,他挑战已担任了4年的联邦众议员的波比·拉什(前黑豹党成员和社区活动家)竞选联邦众议员一席。他的参选遭到拉什的指责,认为他在第一选区的时间不长,无法看到真实的情况。选举结果为拉什获得61%的选票,他以30%的选票最终失败。
竞选联邦议员失败后,奥巴马专注于自己的州参议员工作,编撰了要求对可能判死刑罪犯的审问必须录像的法律。2002年,他竞选连任伊利诺伊州参议员,未遇对手。2003年1月,当民主党重新取得议会的控制权,他被提名为州卫生与公众服务委员会主席。在他的立法提案中,他帮助编撰了《工作所得抵税法》,为低收入家庭提供援助,还致力于为一些无法承担健康保险的居民起草相关立法项目,更协助通过了增加对艾滋病预防和病人照料的项目预算。
纵观奥巴马的伊利诺伊州参议员生涯,政治评论员注意到他在与民主党人和共和党人工作时不仅都很有效率,且能团结一致。后来为联邦参议员竞选时,尽管他曾支持一些警察工会所反对的议案,他还是获得了伊利诺伊州警察同业会的支持,且赞赏他“多年对枪支控制的支持,和愿意商谈与妥协的态度”。[1] 
在2004年的国会选举中,奥巴马当选联邦参议员。在担任联邦参议员期间,他参与起草了有关控制常规武器的议案,推动加强公众监督联邦基金使用,并支持有关院外游说、选举欺诈、气候变化和核恐怖主义等问题的一系列议案。他还出访了东欧、中东和非洲的一些国家。
总统竞选

第一任期
2007年2月,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正式宣布竞选总统。他在竞选中

奥巴马在演讲
以“变革”为主题,强调结束伊拉克战争、实现能源自给停止减税政策和普及医疗保险等,并承诺实现党派团结、在国际上重建同盟关系、恢复美国领导地位。
2008年8月27日,他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获得总统候选人提名。
2008年11月4日,美国各大电视网公布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伊利诺伊州国会参议员贝拉克·奥巴马在2008年11月4日举行的总统选举中击败共和党对手、亚利桑那州国会参议员麦凯恩,当选第44任(第56届)美国总统已成定局,并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非洲裔总统。据初步统计结果,奥巴马已获得297张选举人票,超过当选总统所需的270张选举人票;麦凯恩仅获得145张选举人票。成功当选美国第44任总统后的奥巴马在芝加哥发表讲话,表示“这是属于大家的胜利(this is your victory),美国即将开始改变(change has come to America)”。同时,他还感谢了自己的家庭和团队,并且向对手麦凯恩表示敬意。麦凯恩也在随后致电奥巴马表示祝贺,奥巴马也表示非常期待麦凯恩能够加入未来的美国政府一起共事。
2009年1月20日,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正式宣誓就职。
2009年10月9日,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将2009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以表彰他为加强“国际外交和人民之间合作”所作出的努力。
2009年11月15日至18日,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他是首位就任一年内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
中选受挫
2010年11月2日举行的美国中期选举初步统计结果表明,美国共和党时隔四年之后以较大优势重新夺回国会

Change
众议院多数席位。在国会参议院的竞选中,民主党人以微弱多数保住了多数席位。另外,在州长改选中,共和党也赢得了全国50个州长的过半职位。在执政近两年后,奥巴马政府在这一“中期测评”中惨遭“滑铁卢”。[7]2010年11月3日,华盛顿,美国总统奥巴马打电话给共和党领袖约翰·博纳,祝贺共和党成功夺取众议院多数席位。2010年11月4日,由于选民的不满和保守派的愤怒,共和党从奥巴马总统的民主党手中获得了众议院的多数席位。这是共和党自大萧条以来的最大斩获,仅用四年就中止了民主党在众议院的主导权。截至11月9日上午,共和党在众议院选战中已获得243席,反观民主党,只赢得192席。在参议院选战中共和党人获得47个席位,民主党缩小至53席,但仍控制参议院的主导权力。
寻求连任
美国总统奥巴马2011年4月4日宣布参加2012年总统选举,并将向联邦选举委员会正式递交竞选文件。奥巴马当天通过在个人网站发布视频以及向支持者发送电子邮件的方式,宣布了正式角逐2012年总统选举的决定。他说:“选战刚刚启动。”奥巴马阵营将在完成竞选登记手续后启动筹款。美国政治分析家们估计,奥巴马阵营可望筹集到10亿美元竞选资金。奥巴马所在的民主党尚未有其他人明确表示将角逐2012年总统选举,而在共和党内,已有马萨诸塞州前州长米特·罗姆尼、众议院前议长纽特·金里奇、得克萨斯州联邦众议员罗恩·保罗、得克萨斯州州长里克·佩里等多人宣布参选,其中罗姆尼和佩里最被看好,克林顿称罗姆尼和佩里是明显的领先者。其最后的对手为共和党人罗姆尼。2012年美国总统选举首场电视辩论当地时间10月3日晚在科罗拉多州丹佛大学举行,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以出乎意料的优异表现赢得与奥巴马总统的首次正面较量。
第二任期
北京时间2012年11月7日,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的支持者在奥巴马竞选总部所在地芝加哥参加竞选之夜集会。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当地时间6日举行的美国大选中获得超过270张选举人票,连任总统已成定局。
奥巴马赢得了这场竞争激烈的大选,这是美国现代选举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自1940年罗斯福总统以来,还没有哪位现任总统在失业率高达7.9%的情况下赢得连任。
2为政举措
编辑

经济发展理念

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的主张基本延续民主党传统政策,扩大政府干预经济的职能,缓和贫富矛盾,创造共同

奥巴马正在演讲
繁荣。[3] 
金融危机

除了支持布什政府救市计划外,奥巴马还推出了自己的金融救援计划,包括承诺未来两年内向创造就业机会的美国公司提供临时税收优惠,公司每提供一个新的岗位就能获得3000美元的税收减免;允许美国家庭提前从养老金账户提取总额不超过1万美元的资金;对陷入困境但仍在努力还贷的购房者,将其丧失住房抵押赎回权的期限宽限90天;呼吁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和财政部向各州和地方政府提供更多的经济援助。在金融危机发生一周年之际,奥巴马再次阐述金融监管改革的三项原则,即保护消费者、堵住金融系统和监管系统的漏洞、强化国际合作。他说,金融监管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透明度、强化问责制。2010年1月21日,奥巴马宣布,政府将制定有效措施,加强对大金融机构的监管,限制其规模和高风险交易,以此防范新的金融风险。[3] 出口战略
2010年1月27日,奥巴马发表国情咨文提出五年内使出口翻番的目标,3月11日,奥巴马在美国进出口银行年会上的讲话,美国政府的出口促进战略轮廓逐渐清晰。奥巴马说,出口每提高10亿美元,在美国国内就会创造约6000个就业机会。在促进增长方面,转变过去的过度消费习惯,以出口带动制造业复苏。在国际竞争力方面,要推动美国产品在全球市场领先地位。其核心目标归结为一句话,即奥巴马所说的“确保21世纪仍然是美国的世纪”。[3] 
绿色新政

自奥巴马签署以发展新能源为重要内容的经济刺激计划以来,美国政府在短短半年内动作频仍:加大对新能源领域的投入,制定严格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出台《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外界将此视作奥巴马的“绿色新政”。[3] 医改新政
从竞选总统开始,奥巴马一直强调必须彻底改革医疗体系。在执政后,更将医改作为国内“新政”的主要工程之一。在推行改革的过程中,奥巴马吸取了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执政时期医改失败的教训,采取了一些新策略。[3] 
奥巴马的医疗改革计划要达到3个目标,给已有保险的人提供更多安全保障;给没有保险的人提供在他们经济支付能力范围内的选择;缓解医疗保健体系给美国家庭、企业和政府带来的开支增长。[3] 
2010年2月22日,奥巴马公布了新的医疗改革方案。新医改方案将使超过3100万目前尚未获保的美国人拥有医疗保险。该计划在实施后第一个10年内将使美国政府预算赤字减少1000亿美元,在第二个10年内减少约1万亿美元。3月3日,奥巴马公布了经过修改的最终版本医改提案。3月23日,奥巴马签署了医疗保险改革法案。[3] 住房新政
奥巴马政府2009年一季度推出住房救助计划,针对新购房者享受8000美元税收优惠的政策,该政策于11月到期。10月19日,美财政部又宣布了一项刺激住房市场的新政策,支持低住房抵押贷款利率,并帮助中低收入者购买住房或负担租房费用。新政策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支持住房金融机构新贷款的债券收购计划,另一部分是一项临时贷款和流动性计划。[3] 就业
2009年12月,奥巴马宣布,将采取减税、奖励以及增加投资等一揽子举措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以应对当前日益严峻的失业问题。2010年3月,奥巴马签署了一项通过减税和增加开支来促进就业的法案。[3] 
核战略

2009年4月,奥巴马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说,美国政府将致力于推动建立一个无核武器的世界。2010年4月,奥巴马表示美国首要威胁不再是国家之间的核战争,而是核恐怖主义与核扩散,美国核战略的首要目标是阻止这些威胁。[3] 
能源

2010年3月31日,奥巴马在临近华盛顿的安德鲁斯空军基地宣布,将扩大对美国近海油气田的开发,以此确保美国能源安全。从1990年到2010年持续了20多年的美国近海油气开采禁令将画上句号,美国能源战略正出现重大转折,将可能从高度依赖进口转向进口和自产并重。[3] 安全战略
2010年5月27日,美国白宫发布了奥巴马政府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奥巴马在该报告中将军事作为外交努力无效情况下的最后手段。与其前任布什的以单边主义为基调的安全战略相比,奥巴马的新战略具有多边主义色彩。但其出发点仍是维护美国国家利益,确保美国在世界的领导地位,凭借绝对优势,谋求绝对安全。[3] 
伊拉克问题

2009年2月27日,奥巴马宣布了美国将从伊拉克撤军的计划。奥巴马的撤军计划包括,在2010年8月31日前,从伊拉克撤离大部分军队,结束作战任务,留下3.5万至5万兵力,负责支持伊拉克政府及其安全部队的军事行动。然后,在2011年底前撤回全部剩余部队。2010年8月31日,奥巴马发表讲话,正式宣告驻伊拉克美军作战部队完成撤离,宣布美国把重心转移到促进经济持续复苏上,这是他的“中心任务”。[3]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赵新梅
  3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9229 积分:92538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4-03-23 19:08:51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07-08 00:05:01 [只看该作者]

对华政策

对华政策首先,美国政府将会以更加积极、务实的态度发展对华关系。无论是奥巴马总统还是克林顿国务卿都表示,美中关系是当今世界尤为重要的一组双边关系,处理好两国之间的关系对于美国的未来至关重要。美国政府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无论在经济领域还是在政治领域所具有的巨大影响力。克林顿国务卿在访华过程中,强调“希望人权、台湾和西藏问题不会妨碍其他更广泛问题的解决”,并且在即将离京回国之时,向中国政府表示,希望中国政府继续增持美国国债。从这一点来看,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国际金融危机面前,一贯注重实用、效率的美国政府将会充分展开与中国在诸多领域内的合作,以共同应对挑战。其次,美国政府将会继承美国政治传统,继续高举“人权”、“民主”大旗,重新树立美国的道德权威。
冷战后的美国历届政府都将“民主”、“人权”视为外交政策的旨归。这一方面是由于美国的自由主义思想根深蒂固,深入人心,美国外交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因为继承和发展了自由主义思想而保持了一定程度的延续性;另一方面,美国政府高举“民主”、“人权”大旗树立自身的道德权威,妄图将美国的价值观变成“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世价值标准,并以此为美国干涉他国内政披上“合理”的外衣。虽然克林顿国务卿在访华的过程中,有意淡化在人权、宗教等问题上的姿态,但是她却以做礼拜的实际行动表明了她的立场。
2009年2月25日,美国国务院又抛出了《2008年国别人权报告》,对中国的人权状况加以指责。这充分说明,美国政府对于其一贯所坚持的政策理念是不会轻言放弃的。奥巴马政府将会继续坚持这一传统,只是在表现形式上可能会有所不同而已。第三、美国政府将会继续遵行《与台湾关系法》,台湾问题仍然是中美关系中最为核心、最为敏感的问题。自从马英九当选为台湾地区领导人之后,台海局势出现了很大程度的缓和,两岸交流日益深入、频繁。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政治等诸多因素,台湾问题一直是中国政府极为关注的焦点问题。美国政府在对待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克林顿国务卿在访华前夕曾明确表示,美国不会放弃对台湾的义务,美国将继续对台军售。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奥巴马政府完全继承了前任美国政府对台政策的核心。[4] 
台湾问题仍然是中美关系中最敏感最核心的问题。2009年2月,奥巴马先派遣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访华,议题的重点放在中美合作上。希拉里·克林顿此次顺利访华,表明中美关系有别于以往先“磨”后“合”,在最短时间内实现顺利开局。5月,奥巴马的首席中国事务顾问贝德在一次研讨会上,介绍了奥巴马对华政策的蓝图。他表示,奥巴马的对华政策可以从奥巴马的世界观、对中国的态度以及奥巴马的外交风格体现出来。贝德指出,奥巴马认为,国际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果没有中国的参与,就无法成功解决。10月,美国一位高级外交官提出了奥巴马政府对美中关系的观点,即在双边关系中建立“战略再保证”,意思是希望中国能向世界保证,它在全球不断上升的地位“不会以其他国家的安全和福祉为代价”。
击毙本拉登

奥巴马就任总统后,要求美国中央情报局将追捕基地组织首脑奥萨玛·本·拉登作为首要任务。2010年8月,美国锁定了拉登在巴基斯坦的住所。2011年5月2日凌晨1时30分(当地时间),奥巴马下令海豹突击队对本拉登住所进行突然袭击,并将其击毙,并掳获大量重要文件。奥巴马认为击毙本拉登是美国打击“基地恐怖组织”的最大成就,使“正义得到了伸张”。拉登被击毙后,奥巴马在美国的民众支持率曾一度急升了6个百分点,但这一现象未能持续,而是慢慢回落。拉登被美军击毙震怒了基地组织,位处索马里、与基地组织有联系的“青年党”宣称,他们要报复美国、奥巴马总统及其亲人,美国海豹突击队为之准备提高安全戒备。[5] 
3人物评价
编辑


2013年11月18日-20日,CNN和全球市场调查机构ORC联合对全美843个成年人进行了电话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只有40%美国人认为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能有效管理联邦政府,该数字比2013年6月的调查下降了12个百分点。53%的人认为奥巴马不诚实、不值得信赖,这是CNN民调中首次发现超半数美国人持有这样的看法。此外,56%的受访者说,奥巴马不是自己崇拜的人,同等数量的人表示同奥巴马在重要问题上观点不一。CNN民调主管基廷·霍兰说:“最近有关奥巴马医改的争议已经使民众对他作为政府有效管理者的地位造成很大冲击,这可能真正造成了奥巴马支持率下滑。”美联社26日分析称,同伊朗达成核协议有利于转移白宫在内政问题上受到的压力,特别是医疗改革问题。
奥巴马还被列入《绅士季刊》(GQ)“最无影响力名人榜”。《绅士季刊》总共列出了25位最无影响力名人,奥巴马位列第17位,因为他“什么也没做”。《纽约邮报》调侃称,奥巴马是“陷入僵局的总司令”。俄罗斯《今日报》称,奥巴马以“失败的政治家”和“无法坚持自己立场”而入选。专家们认为,奥巴马承诺的太多,讲得很华丽,实际上却什么也没有做。因为不成功的医保改革、移民政策及不善于维护自己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尤其是在处理叙利亚问题时的失误,使得奥巴马的执政路变得相对坎坷。[5]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则称奥巴马是美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总统。[6] 
《时代》:民调显示奥巴马成战后最差总统。[7] 
2012年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
4涉嫌勒索
2006年11月1日,《芝加哥论坛报》报道指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在芝加哥南边购下新居的同一天,一块属于该房屋,奥巴马不想要的空地被伊利诺伊州商人安东尼·雷兹科的妻子买下,安东尼·雷兹科目前正面临涉嫌试图勒索、洗钱和诈骗的联邦指控。该报道出版后两天,该报发表社论要求他解释该事件,为什么他要让自己与这种“意图丑恶地将自己与政治任务联系起来,以获得商业利益,并引起公众持续怀疑”的发展商“有任何瓜葛”。次日,《芝加哥论坛报》报道了奥巴马的声明,指自己“与雷兹科或任何一人在这件事情或任何私人交易上的瓜葛,使人误认为自己受益”是错误的,“基于这一个理由,我承认自己的错误并感到后悔”。
2006年12月24日,奥巴马的发言人确认他在2005年雇佣的一名实习生与雷兹科有联系,但否认任何偏袒。他的办公室当年夏天雇佣了将近100名实习生。论坛报的报道没能指控他任何错误及不道德的行为,也没有发现任何相关证据。2006年12月新共和网站的一篇文章,批评《芝加哥论坛报》、《Slate网络杂志》和《华盛顿邮报》对这一事件的追踪报道,指他们没有为这个故事提供价值:“新闻媒介的角色应该是基于事实,加入符合事实的洞察、观点;而非鼓吹一种观点、盲目提高其背后不确定事件的微小可能性”。
2013年9月,在中国大陆安徽省合肥市寿春中学约100个班级的3000多名初中学生,都统一掏出了一份学校刚发的演讲稿,作为早读的“课本”。此乃奥巴马于2009年9月8日在美国阿林顿中学开学典礼上的讲话。[8] 
诺贝尔和平奖

挪威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将2009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奥巴马,以表彰他在促进国际外交和各国人民合作所作出的非凡努力。
对于奥巴马获诺贝尔和平奖,多数观点持肯定态度,认为他作为世界上最强大军事力量的领导者以及他所倡导的无核化理念,是全球和平的希望,还指出他是唯一一位向穆斯林国家表示友善的美国总统。他于12月10日到挪威奥斯陆领取诺贝尔和平奖,并在领奖时发言说,他认为非暴力是有限度的,战争有时候乃必要之举,但和平永远都是人类应该追求的目标;他还阐述在战争的同时,并不影响人类对和平的追求。他是第四位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美国总统和第三位在总统任期内的和平奖得主。但也有人 认为他不该得这个奖,因为美国这时还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有军事行动,这种做法与诺贝尔和平奖的精神不符;并且他就任总统还不到一年,对他的和平努力贡献成果是否显著,这都是外界的质疑。
自拍风波

据外媒2013年12月10日报道称,美国总统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在南非当地时间2013年12月10日发表的悼词或许打动了曼德拉悼念会与会人士的心,但是他笑脸与丹麦首相及英国首相玩“自拍”,

三人自拍
却在网络上引起纷纷议论[8] 。
在索韦托足球城体育场举行的曼德拉悼念会上,丹麦首相赫勒托宁-施密特在座位上拿着智能手机,奥巴马帮忙扶着并与英国首相卡梅伦一起“自拍”,且3人都露出了灿烂笑容。这个毫无顾忌的时刻被法新社摄影师捕捉了下来。
美国某社会新闻网站在头条上指出“这是2013年最重要的自拍吗”,并表示米歇尔似乎并不认为这项即兴拍照“有趣”。[9] 
见达赖喇嘛
2014年4月,新华社快讯,美国总统奥巴马将于当地时间21日见达赖喇嘛。[10] 
23日傍晚,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专机稳稳地停在日本首都东京羽田机场。由此,拉开了奥巴马为期一周亚洲行的序幕。他在首站日本停留三天两晚。
钓鱼岛争议
2014年4月23日,奥巴马此次造访日本,是美国总统时隔18年后首次以国宾身份访日。为了迎接他的到来日本警视厅采取了严格的安保措施,东京多处在奥巴马启程之前,日本《读卖新闻》刊登的一篇专访引发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争议。其中,奥巴马首次明确表态,钓鱼岛(日本称“尖阁诸岛”)适用《美日安保条约》。《读卖新闻》称,美国总统亲自确认“钓鱼岛属于美日安保范围之内”,在历史上尚属首次。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在23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日本对钓鱼岛的侵占是非法、无效的,日方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挑衅行为是确凿的、无理的。[11] 
中方回应
2014年4月24日, 在24日的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新闻发言人杨宇军回应奥巴马表示钓鱼岛适用于《美日安保条约》称,钓鱼岛是中国领土,中国军队完全有能力保卫钓鱼岛。
有记者提问,奥巴马访日前明确表示钓鱼岛适用于《美日安保条约》,奥巴马表态对于区域安全会有怎样的影响?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价?
杨宇军回应称,第一,钓鱼岛是中国领土,中国军队完全有能力保卫,不需要其他国家费心提供所谓的安全保障;第二,日本有些人士喜欢炒作这件事,其实就是拿着鸡毛当令箭,如此而已。[12] 
5个人作品
编辑

著作

在踏入政坛之前,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出版了其青年及早期事业的回忆录《我父亲的梦想:奥巴马回忆录》。该书于1995年出版,并于2004年重印,新版本加入了前言和他在2004年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演讲稿。该书的音频版本获得了2006年格莱美奖的最佳诵读专辑。这本自传体的回忆录很受美国读者欢迎,仅英文版就有7种,亦被译成多国文字出版,《时代周刊》将其评价为美国政坛史上最好看、最受欢迎的回忆录。2008年12月,他签署该书的中文版版权,希望中国读者通过本书为来理解他的美国梦。
2004年12月,奥巴马有三本书与出版商签约,合约价值190万美元。第一本书《无畏的希望:重申美国梦》 于2006年10月出版(台湾版由商周出版),主要论述他的政治理念,自出版后在纽约时报图书排行榜一直名列前茅。该书的音频版本更令他在2008年击败前总统比尔·克林顿和吉米·卡特等竞争对手获得当年的格莱美奖最佳诵读专辑奖,这是他第二度夺得此奖项。第二本是奥巴马和妻子、两个女儿合著的儿童书,出版合约仍未公布,但他表示会将该书的利润赠予慈善机构。而第三本书的内容尚未公开。
奥巴马新书《我们相信变革——贝拉克·奥巴马重塑美国未来希望之路》,在2008年9月8日推出音频和电子版本,后于9月9日正式上市。这本书由他亲自作序,介绍自己的政策立场和这次总统选举的重要意义。他的竞选团队成员也为此书撰写了一些章节,介绍他在医疗保险、能源和国防安全等重要问题上的观点。此外,该书还囊括了他在竞选期间发表的7次演讲原文,包括他在宣布竞选总统和出访德国时的演讲。
中国大陆已经引进奥巴马的《我父亲的梦想:奥巴马回忆录》、《无畏的希望:重申美国梦》和《我们相信变革——贝拉克·奥巴马重塑美国未来希望之路》,为该著作之简体字版本。
重要演讲

时间
地点
标题
背景与概要
2004年7月27日
波士顿
无畏的希望  "The Audacity of Hope"
2004年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演说;
2008年1月3日
艾奥瓦州得梅因
谢谢你,艾奥瓦  "Thank You, Iowa"
在民主党初选中,他击败等其他五位势力雄厚的党内候选人,成为初选第一州的胜利者,此为胜利后的演说
2008年3月18日
费城国家宪法中心
更加完善的联邦  "A More Perfect Union"
 
2008年6月30日
密苏里州独立城
我们所热爱的美国  "The America We Love"
 
2008年11月4日
芝加哥格兰特公园
美国的变革时代已经到来  "Change Has Come to America"
竞选总统获胜后的演说
2009年1月18日
华盛顿特区国家广场
我们团结一心  "We Are One"
庆祝他当选总统的音乐会上的演说
2009年1月20日
华盛顿特区国会大厦前
自由的新生  "A New Birth of Freedom"
就职演说
2009年7月4日
白宫
独立日演讲  "Fourth of July Message"
独立纪念日演讲;他号召美国民众继承先辈们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重树信心,乐观进取,积极迎接时代的挑战,书写新的辉煌。
6轶事典故
编辑

一位伊利诺伊州妇女艾伦却惊奇地收到了来自美国总统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的圣诞礼物。
艾伦家住在芝加哥北部的沃兹沃斯,她在新年夜收到了来自她姐夫的礼物。而当艾伦的丈夫打开礼物盒子时,发现盒子里的东西已经乱套了。不过,他们惊讶地发现,这个礼物居然是送给萨沙和米莉亚的教母的,而且签名写着“奥巴马、米歇尔和女孩子们”。
盒子内是一个相册,印有萨沙和米莉亚的照片。显然,在邮局运送过程中,一些礼物破损了,邮局在重新包装时,阴差阳错地将奥巴马的礼物也塞进了艾伦姐夫寄出的礼物包装盒。
之后,艾伦将这事儿发到了脸书上,并且设法联络上了萨沙和米利亚的教母。原来,奥巴马和米歇尔每年都会送给她一本孩子们的影集。艾伦已经把礼物邮寄给了这位教母。[13]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赵新梅
  4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9229 积分:92538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4-03-23 19:08:51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07-08 00:05:34 [只看该作者]

奥巴马和女儿(20张)

精彩图册(12张)

词条图片(7张)
1/1
福布斯2011全球权势人物榜
贝拉克·奥巴马 ( 第1名) 普京 ( 第2名) 胡锦涛 ( 第3名)
4-10名
? 安吉拉·默克尔 ( 第4名) ? 比尔·盖茨 ( 第5名)
? 阿卜杜拉 ( 第6名) ? 本笃十六世 ( 第7名)
? 本·伯南克 ( 第8名) ? 马克·扎克伯格 ( 第9名)
? 戴维·卡梅伦 ( 第10名)
11-20名
? 索尼娅·甘地 ( 第11名) ? 马里奥·德拉吉 ( 第12名)
? 尼古拉·萨科齐 ( 第13名) ? 温家宝 ( 第14名)
? 周小川 ( 第15名) ? 希拉里·黛安·罗德姆·克林顿 ( 第16名)
? 迈克尔·布隆伯格 ( 第17名) ? 蒂莫西·盖特纳 ( 第18名)
? 曼莫汉·辛格 ( 第19名) ? 沃伦·巴菲特 ( 第20名)
诺贝尔奖 · 和平奖
和平奖
化学奖
文学奖
物理学奖
生理学或医学...
经济学奖
欧洲联盟
获奖时间:2012
埃伦·约翰逊-瑟利夫
获奖时间:2011
贝拉克·奥巴马
获奖时间:2009
马尔蒂·阿赫蒂萨里
获奖时间:2008
穆罕默德·尤纳斯
获奖时间:2006
旺加里·马塔伊
获奖时间:2004
希尔琳·艾芭迪
获奖时间:2003
吉米·卡特
获奖时间:2002
科菲·安南
获奖时间:2001
金大中
获奖时间:2000
大卫·特林布尔
获奖时间:1998
约瑟夫·罗特布拉特
获奖时间:1995
西门内斯·贝洛
获奖时间:1995
阿拉法特
获奖时间:1994
西蒙·佩雷斯
获奖时间:1994
伊扎克·拉宾
获奖时间:1994
纳尔逊·曼德拉
获奖时间:1993
德克勒克
获奖时间:1993
里戈韦塔·门楚·图姆
获奖时间:1992
昂山素姬
获奖时间:1991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
获奖时间:1990
奥斯卡·阿里亚斯·桑切斯
获奖时间:1987
埃利·维瑟尔
获奖时间:1986
列赫·瓦文萨
获奖时间:1983
阿尔瓦·米达尔
获奖时间:1982
阿方索·加西亚·罗夫莱斯
获奖时间:1982
阿道弗·佩雷斯·埃斯基维尔
获奖时间:1980
特蕾莎修女
获奖时间:1979
穆罕默德·安瓦尔·萨达特
获奖时间:1978
梅纳赫姆·贝京
获奖时间:1978
贝蒂·威廉斯
获奖时间:1976
安德烈·德米特里耶维奇·萨哈罗夫
获奖时间:1975
肖恩·麦克布赖德
获奖时间:1974
佐藤荣作
获奖时间:1974
亨利·基辛格
获奖时间:1973
黎德寿
获奖时间:1973
勃兰特
获奖时间:1971
诺曼·E·勃劳格
获奖时间:1970
勒内·卡森
获奖时间:1968
马丁·路德·金
获奖时间:1964
莱纳斯·卡尔·鲍林
获奖时间:1962
达格·哈马舍尔德
获奖时间:1961
艾伯特·约翰·卢图利
获奖时间:1960
菲利普·诺埃尔-贝克
获奖时间:1959
乔治·皮尔
获奖时间:1958
莱斯特·伯勒斯·皮尔森
获奖时间:1957
乔治·卡特莱特·马歇尔
获奖时间:1953
史怀哲
获奖时间:1952
列翁·茹奥
获奖时间:1951
拉尔夫·约翰逊·本奇
获奖时间:1950
约翰·博伊德·奥尔
获奖时间:1949
爱米莉·巴尔奇
获奖时间:1946
约翰·瑞利·马特
获奖时间:1946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赵新梅
  5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9229 积分:92538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4-03-23 19:08:51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07-08 00:05:47 [只看该作者]

考代尔·霍尔
获奖时间:1945
卡洛斯·萨维德拉·拉马斯
获奖时间:1936
卡尔·冯·奥西埃茨基
获奖时间:1935
阿瑟·亨德森
获奖时间:1934
诺曼·安吉尔
获奖时间:1933
简·亚当斯
获奖时间:1931
尼古拉斯·默里·巴特勒
获奖时间:1931
纳坦·瑟德布卢姆
获奖时间:1930
费迪南·爱德华·比松
获奖时间:1927
路德维希·克魏德
获奖时间:1927
阿里斯蒂德·白里安
获奖时间:1926
古斯塔夫·施特雷泽曼
获奖时间:1926
奥斯丁·张伯伦
获奖时间:1925
弗里乔夫·南森
获奖时间:1922
卡尔·亚尔马·布兰廷
获奖时间:1921
克里斯蒂安·劳斯·朗格
获奖时间:1921
莱昂·布儒瓦
获奖时间:1920
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
获奖时间:1919
亨利·拉方丹
获奖时间:1913
托比亚斯·阿赛尔
获奖时间:1911
阿尔弗雷德·赫尔曼·弗里德
获奖时间:1911
保罗·德康斯坦
获奖时间:1910
奥古斯特·贝尔纳特
获奖时间:1909
克拉斯·蓬图斯·阿诺尔德松
获奖时间:1908
弗雷德里克·贝耶
获奖时间:1908
埃内斯托·泰奥多罗·莫内塔
获奖时间:1907
路易·雷诺
获奖时间:1907
西奥多·罗斯福
获奖时间:1906
贝尔塔·冯·苏特纳
获奖时间:1905
威廉·兰德尔·克里默
获奖时间:1903
埃利·迪科门
获奖时间:1902
夏尔莱·阿尔贝特·戈巴特
获奖时间:1902
琼·亨利·杜南
获奖时间:1901
弗雷德里克·帕西
获奖时间:1901
弗兰克·B·凯洛格
获奖时间:

美利坚合众国 · 历任总统

约翰·亚当斯任..

托马斯·杰斐逊..

詹姆斯·麦迪逊..

詹姆斯·门罗任..

约翰·昆西·亚当..

安德鲁·杰克逊..

马丁·范布伦任..

威廉·亨利·哈里..

约翰·泰勒任职..

詹姆斯·诺克斯·..

扎卡里·泰勒任..

米勒德·菲尔莫..

富兰克林·皮尔..

詹姆斯·布坎南..

亚伯拉罕·林肯..

安德鲁·约翰逊..

尤里西斯·辛普..

拉瑟福德·伯查..

詹姆斯·艾伯拉..

切斯特·艾伦·阿..

格罗弗·克利夫..

本杰明·哈里森..

格罗弗·克利夫..

威廉·麦金莱任..

西奥多·罗斯福..

威廉·霍华德·塔..

托马斯·伍德罗·..

沃伦·甘梅利尔·..

约翰·卡尔文·柯..

赫伯特·克拉克·..

富兰克林·德拉..

哈利·斯·杜鲁门..

德怀特·戴维·艾..

约翰·菲茨杰拉..

林登·贝恩斯·约..

理查德·米尔豪..

杰拉尔德·鲁道..

詹姆斯·厄尔·卡..

罗纳德·威尔逊·..

乔治·赫伯特·沃..

威廉·杰斐逊·克..

乔治·沃克·布什..

贝拉克·奥巴马..

乔治·华盛顿任..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1991至今
1991-2012
? 昂山素姬 ( 1991) ? 里戈韦塔·门楚·图姆 ( 1992)
? 纳尔逊·曼德拉 ( 1993) ? 德克勒克 ( 1993)
? 阿拉法特 ( 1994) ? 西蒙·佩雷斯 ( 1994)
? 伊扎克·拉宾 ( 1994) ? 约瑟夫·罗特布拉特 ( 1995)
? 西门内斯·贝洛 ( 1995) ? 大卫·特林布尔 ( 1998)
? 金大中 ( 2000) ? 科菲·安南 ( 2001)
? 吉米·卡特 ( 2002) ? 希尔琳·艾芭迪 ( 2003)
? 旺加里·马塔伊 ( 2004) ? 穆罕默德·尤纳斯 ( 2006)
? 马尔蒂·阿赫蒂萨里 ( 2008) ? 贝拉克·奥巴马 ( 2009)
? 埃伦·约翰逊-瑟利夫 ( 2011) ? 欧洲联盟 ( 2012)
1990年以前
福布斯2012全球权势人物榜
贝拉克·奥巴马 ( 第1名) 安格拉·默克尔 ( 第2名) 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 ( 第3名)
3-10名
? 比尔·盖茨 ( 第4名) ? 本笃十六世 ( 第5名)
? 本·伯南克 ( 第6名) ? 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 ( 第7名)
? 马里奥·德拉吉 ( 第8名) ? 习近平 ( 第9名)
? 戴维·卡梅伦 ( 第10名)
11-20名
? 卡洛斯·斯利姆·埃卢及其家族 ( 第11名) ? 索尼娅·甘地 ( 第12名)
? 李克强 ( 第13名) ? 弗朗索瓦·奥朗德 ( 第14名)
? 沃伦·巴菲特 ( 第15名) ? 迈克尔·布隆伯格 ( 第16名)
? 迈克尔·杜克 ( 第17名) ? 迪尔玛·罗塞夫 ( 第18名)
? 曼莫汉·辛格 ( 第19名) ? 谢尔盖·布林 ( 第20名)
历年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
1991年至今
? 特德·特纳 ( 1991) ? 比尔·克林顿 ( 1992) ? 纳尔逊·曼德拉 ( 1993)
? 德克勒克 ( 1993) ? 亚西尔·阿拉法特 ( 1993) ? 伊扎克·拉宾 ( 1993)
? 若望·保禄二世 ( 1994) ? 纽特·金里奇 ( 1995) ? 何大一 ( 1996)
? 安迪·葛洛夫 ( 1997) ? 比尔·克林顿 ( 1998) ? 肯尼思·史塔 ( 1998)
? 杰夫·贝佐斯 ( 1999) ? 乔治·沃克·布什 ( 2000) ? 鲁迪·朱利安尼 ( 2001)
? 吹哨人 ( 2002) ? 美国军人 ( 2003) ? 乔治·沃克·布什 ( 2004)
? 波诺 ( 2005) ? 比尔·盖茨 ( 2005) ? 梅琳达·盖茨 ( 2005)
? 弗拉基米尔·普京 ( 2007) ? 贝拉克·奥巴马 ( 2008) ? 本·伯南克 ( 2009)
? 马克·扎克伯格 ( 2010) ? 示威者 ( 2011) ? 贝拉克·奥巴马 ( 2012)
1991年之前
参考资料
1.  巴拉克·奥巴马简介  .博闻网 [引用日期2013-11-17] .
2.  《Obama's Profile Has Democrats Taking Notice: Popular Senator Is Mentioned as 2008 Contender》. 华盛顿邮报,作者:Charles Babington. 2006-07-8 (英文).
3.  美国总统奥巴马 主要政策主张   .新华网 [引用日期2013-11-15] .
4.  美国国务院发表人权报告  .美国国务院发表人权报告对中国等妄加指责_新闻中心_新浪网 [引用日期2014-04-24] .
5.  奥巴马入选“最无影响力名人” 伊核协议遭围攻  .环球网 .2013-11-27 [引用日期2013-11-27] .
6.  克林顿评价奥巴马  .百度百科 [引用日期2014-02-4] .
7.  《时代》:民调显示奥巴马成战后最差总统  .新华网 [引用日期2014-07-6] .
8.  奥巴马与丹麦女首相谈笑风生 冷落妻子  .华夏资讯 [引用日期2013-12-12] .
9.  奥巴马在曼德拉悼念会上玩“自拍” 引发争议  .新华网 [引用日期2013-12-11] .
10.  美国总统奥巴马将于当地时间21日见达赖喇嘛  .腾讯 [引用日期2014-02-21]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