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2年1月开始为科隆的《莱茵报》撰稿,同年10月进入《莱茵报》当编辑,负责撰写有关各种社会和经济问题的社论,他的文章使《莱茵报》的发行量增加了两倍,成为普鲁士的一家主要报纸。1843年6月与燕妮·封·威斯特华伦结婚,后移居巴黎,并开始与进步工人团体发生联系。1844年结识恩格斯,并合著了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著作《神圣家族》,后又合著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充分论述了他们的唯物史观,阐明了人类“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的过程”,以及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从而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1845年2月被法国驱逐出境,迁往布鲁塞尔。1847年与恩格斯一起参加了“正义者同盟”(后改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并合著了同盟宣言──著名的《共产党宣言》。1848年返回莱茵兰,同年8月组织了第一届莱茵兰民主党代表大会。1849年5月16日遭到放逐,同年8月去伦敦重新加入了“共产主义者同盟”,主张采取更大胆的革命政策。
英国伦敦马克思墓
马克思创立的剩余价值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被恩格斯称为两项伟大的发现。他另一重要的理论是阶级斗争学说。他认为,社会生产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与相应的阶级结构相联系,因此以往一切文明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最后将出现一个无阶级社会。这一理论对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异化观念也是贯穿马克思全部著作的一个重要理论。马克思对哲学理论的重要贡献之一是丰富和发展了辩证法的内涵。
马克思的主要著作还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哲学的贫困》(1847)、《哥达纲领批判》(1875)等。
马克思故居的特别纪念 马克思仅留250英镑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