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W 世界大族谱协会论坛东亚中国大族谱香港大族谱历史事件 → 英国殖民地


  共有3490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英国殖民地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admin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管理员 帖子:83 积分:1858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3-12-30 16:34:32
英国殖民地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01-19 21:21:48 [显示全部帖子]

英国殖民地初期[编辑]
主条目:香港割让、香港殖民地时期、香港开埠初期历史和香港20世纪初历史
 

1840年代画家笔下的香港岛
 

1910年的香港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不久,大清道光皇帝由主战转向主和,派钦差大臣琦善到广州与英军谈判。1841年1月琦善与查理·义律在清廷与英国不知情下草拟《穿鼻草约》,于1月20日由查理·义律发出《致女皇陛下臣民通函》中,宣称和琦善之间“达成了初步协议”[42],其中包含“把香港岛和海港割让给英国”,及后于香港岛赤柱登陆,获香港岛原居民陈群引路到香港岛北部,当英兵行经香港村时从陈群以客家话回答中得知“Heong Kong”发音后记载于香港政府第二号宪报,后来简略为“Hong Kong”串法成为全岛的名称,沿用至今。但由于大清朝廷及英国政经界分别认为“有辱国体”及获利太少,故双方不承认存在《穿鼻草约》。直至1842年,英国于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打败大清,翌年派砵甸乍签订《中英南京条约》,大清将香港岛连同邻近鸭脷洲正式永久割让与英国。1860年,大清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即英法联军之役)中再次战败,签下《中英北京条约》,把九龙半岛南部连同邻近昂船洲一同永久割让给英国。当时在九龙半岛上的新边界只用矮矮的铁丝网分割,位置就在今日界限街。1898年,英国通过与清廷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及其他一系列租借条约,租借九龙半岛北部、新界和邻近两百多个岛屿,除九龙寨城外,租期99年。这一系列割让和租借,形成了今日香港的边界。

日占时期[编辑]
主条目:香港保卫战、香港沦陷、香港日占时期和香港重光
 

1945年9月,英国及中华民国共同举行升旗典礼暨庆祝游行宣告香港重光。
1937年,日本侵华,日本侵略军在1938年登陆广东,迅速侵占香港旁边的广州及附近的地区,并且派遣间谍潜入香港调查驻港英军的防御位置。

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数小时后,发动攻击侵略香港。其间日本和英军,加拿大军队和不列颠印度军队发生了多场激烈的战事,历史称为香港保卫战。12月25日,由于驻港的军队太少和战略运用失当,令香港迅速被日本攻焰,当时的香港总督杨慕琦最后宣布向日本投降,香港人称这一日为黑色圣诞节,三年零八个月的日治时期开始。

二战后[编辑]
 

二战后香港经济稳健发展,图为1955年的中环
1945年,日本投降,8月30日,英国宣布恢复香港主权。当时国共内战再次展开,中华民国无暇向英国政府拿取香港。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双方就香港问题达成非正式协议:北京无意拿取香港主权,亦不干预中华民国的公民和军人在港活动,以此来换取英国承认中共国。

195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朝鲜战争中与西方交恶,被西方国家禁运,使香港成为中国大陆转运物资、征集资金、收集情报的唯一地点。香港亦从转口港逐渐发展为工业城市,经济得以迅速发展,期间除了右派发动的双十暴动外政治基本平稳。1966年,文化大革命席卷大陆,红卫兵多次意图越过中港边境。后来六七暴动,香港左派响应中国大陆造反派的号召,在香港多处策动暴乱。当时,香港街头放满写上“同胞勿近”的真假“菠萝”(香港人形容土制炸弹的俚语),使香港陷入一片恐慌之中,期间有若干市民被真的炸弹及其他方法杀害,例如林彬被烧死。后来,透过戒严,驻港英军军队攻陷左派总部,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声明“长期利用、充分打算”方针,不许左派人士再搞乱香港[43][44],使这一件事情逐渐得以平息,此后香港便成为中国国民党及中共继续角力的场地。

经历过1956年双十暴动以及1960年代末的六七暴动,即使时任香港总督杨慕琦在推行属政治制度改革一部份的“杨慕琦计划”时,容许其殖民地在战后可拥有高度自治权、自主权以至独立,但在二战后,英国不能防卫香港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入侵的情况下,英国当局深知香港“易攻难守”(1941年的香港保卫战足以证明),在暴动、间谍和颠覆局势不稳定之下,“杨慕琦计划”便告吹。

香港政府于1970年代初调整了政策方针,逐步吸纳华人进入决策机制,减少危害英国管治香港的可能性。1973年由于受石油危机的影响,香港经历了一次经济大衰退,但自1974年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高速增长。1970年代中香港地铁开始动工,廉政公署成立,九年免费教育开始实行,公共房屋计划进一步扩展,如十年建屋计划及居者有其屋计划,皆为香港未来的“经济奇迹”奠定基础。

1970年代初期,由于新界土地契约的问题,使香港政府不得不考虑香港前途的问题。英国政府曾经多次要求向中国政府延续新界的租约,1980年代初英国亦曾提出分拆香港的主权及治权,主权归中国,但英国仍保留治权,但均被中国政府拒绝。1982年9月22日,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到北京提出这个方针,打算延续对香港的管治,但当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邓小平强烈反对及绝不让步,不过表示可以让香港人享有“高度自治、港人治港”。1983年,被指放弃香港的驻华大使柯利达爵士代表英方继续谈判。[45]因中方对收回整个香港主权立场强硬,期间香港的房地产、股票及港元汇价持续急挫,更于1983年9月出现港元危机,港元兑美元由1982年约6港元跌至9.6港元兑1美元的历史低点。为挽救香港金融体系,香港政府于1983年10月15日公布联系汇率制度[46],汇率定为7.8港元兑1美元。此后联系汇率制度一直实行至今。

1984年12月19日,分别以中国国务院总理赵紫阳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为代表的中英双方在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和中国国家主席李先念等见证下,在北京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简称《中英联合声明》。英国政府在1997年7月1日需将租约到期的新界和永久割让予英国的九龙与香港岛一并移交给中国,香港成为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在上述协定中,北京当局会依照邓小平所提出的“一国两制、港人治港”之政策,确保香港继续奉行资本主义制度,不抵触基本法的法律予以保留,50年内原有生活方式不变,并保证香港除外交及防务外其他事务享有“高度自治”权。至1989年,受到六四事件影响,香港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香港主权移交更加失去信心,人心惶惶,香港的资产价格下跌,移民潮再次出现,香港政府遂推出香港机场核心计划以稳定民心。1990年,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杨尚昆签署主席令,正式颁布《香港基本法》。

1992年,曾经出任英国保守党主席的彭定康获派到香港接替卫奕信,成为最后一位香港总督。彭定康总督主张香港在主权移交之前推行民主,改革了立法局议员及市政局议员的选举制度。因为彭定康推行的政改方案下所产生出的立法会如果能够过1997年,实际上会使到1997年后中国共产党难以操控香港政治环境,故此于1994年,北京政府以该政改方案“三违反”等为理由,宣布香港立法局全体议员不能够直接过渡到特别行政区时期的香港立法会,并且即时建立香港临时立法会。1996年,董建华获得选举为香港特别行政区首届行政长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