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W 世界大族谱协会论坛论坛入门最新活动Latest activities → 世界大族谱历史奖提名:中国王鹤鸣


  共有3965人关注过本帖平板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世界大族谱历史奖提名:中国王鹤鸣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关永铭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论坛游民 帖子:1495 积分:14859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4-03-23 19:05:26
世界大族谱历史奖提名:中国王鹤鸣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08-18 22:07:56 [只看该作者]

上海图书馆研究员王鹤鸣: 修谱之风盛寻根情结浓

2011年4月4日 05:20

<!-- BeginOfFootnote -->来源:文汇报 作者:任思蕴 选稿:傅晶杰 <!-- EndOfFootnote -->

<!--enpcontent-->  笪我国的家谱文化与中华文明一起绵延五千年,记载着家族历史,也承载着炎黄子孙寻根问祖的情结。又到一年中问候祖先的清明时节,《中国家谱总目》主编、上海图书馆研究员王鹤鸣接受了本报采访,为我们剖析了家谱背后的文化传统。

  家谱,又称族谱、宗谱、家乘、房谱、世谱等,是同宗共祖的男性血亲集团以特殊的形式记载本族世系和事迹的历史图籍,内容包括姓氏源流、家族迁徙、世系图录、人物事迹、风俗人情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世系图录,即记载始祖、始迁祖以来的本家族历代先祖名录,这是确认是否是家谱的重要标志。

  种类繁多的家谱,是我国历史长河中重要的文化遗产。从遥远的母系氏族社会晚期到今天,中华民族的家谱文化绵亘数千年,贯穿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史,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现象。中国家谱产生于上古时期,完善于封建社会,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类型和社会功能,家谱文献与正史、地方志一起,构成我国历史文化重要的三大支柱。

  海内外炎黄子孙都有浓重的寻根情节:我从哪里来?我的根在哪里?这样的叩问在心中挥之不去。要回答这个问题,只能依据家谱这种最直接、最有针对性的文献。

  编撰《中国家谱总目》的计划,源于十年多前的一次学术研讨活动。2000年6月,包括大陆、香港、台湾、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在内的海内外中文文献收藏单位在北京召开了一次关于全世界中文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研讨会,讨论中文文献资源如何在全世界共享的问题。

  会上确定,由上海图书馆承担《中国家谱总目》的编撰。

  中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家谱数量庞大,分布在海内外各个有华人居住的地方,编撰《中国家谱总目》的目的,就是要把散落世界各地的中国家谱的线索搜集起来编成一个联合目录。

  在此之前,还没有一部完整反映全世界中国家谱收藏情况的著作。

  要编撰这样一部“家谱总目”,上海图书馆研究员王鹤鸣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王鹤鸣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几十年来一直在从事历史研究的相关工作。1995年,王鹤鸣自外地调回上海图书馆工作,面对馆内家谱资料保护不善、毁损严重的状况,他提出,上海图书馆必须承担起抢救历史文献的重要任务。

  从1996年开始,上海图书馆致力于抢救家谱、名人档案、碑帖、老地图等历史文献资料,大批珍贵古籍得到了妥善保护。

  这些前期工作也为上海图书馆承担《中国家谱总目》的编撰任务奠定了基础。

  编撰《中国家谱总目》是一项宏大的文化工程。海内外共25个中国家谱收藏单位组成了一个编委会,除大陆各省主要图书馆外,还包括美国犹他州图书馆、台湾“中央图书馆”、香港大学图书馆等收藏中国家谱的机构。项目经费主要来源于上海图书馆拨款和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的赞助,总计300多万元。家谱目录的信息搜集需要非常细致,每条目录都要写明家谱姓名,编写朝代、作者、卷数、收藏地点、主要内容等,必要时还要对相关内容做大量的考证和研究工作。经过长达9年时间的编撰,在海内外600多个家谱收藏单位的共同参与下,至2009年,一套十卷《中国家谱总目》付梓出版。

  2010年,《中国家谱总目》荣获上海市第十一届图书奖特等奖和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1年,我国新闻出版行业最高奖———第二界中国出版政府奖公布,《中国家谱总目》亦在古籍部获奖名单之列。

  家谱文化伴随着中华文明起源发展

  文汇报:清明节将至,我们这个民族特有的慎终追远、缅怀先人的日子又到了。与其他民族相比,中华民族重温家族历史和记忆的意识是不是特别强烈?

  王鹤鸣(以下简称王):应该说,中华民族是特别重视家族历史和记忆的民族。从我研究多年的家谱谈起,世界范围内,修家谱的民族并不少,但各国修家谱的发展程度、形式各不相同。我国有长达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这一传统发展得最完整、最系统、最成熟。

  中国人修家谱的历史悠久,中华民族的家谱文化是伴随着中华文明起源发展的。母系氏族社会讲究血缘的纯正,讲究辈分和宗族,因此中国从母系氏族社会晚期开始就有了原始形态的家谱。

  此外,中国人修家谱的传统一直延续到现在,并且修谱的意识始终很强烈。尤其是近五十年来,海峡两岸以及海外华人聚居的地方,民间一直非常热衷于在祖先留下的家谱的基础上编修新家谱。中国历史文化有三个传统:一是正史,如《史记》、《汉书》、《二十五史》等,由国家编撰;二是方志,由地方政府编撰;三是家谱,记载一个家族的脉络。例如,现在孔子家谱已经编到八十几代,记载着世界各地两百多万人的人口信息,规模庞大。

  编修新家谱是中国历史上修谱传统的延续与发展,短短几十年内形成的这股热潮,其声势之大,影响之深,远远超过中国历史上编修家谱的任何一个阶段。

  文汇报:为何是近五十年来形成了这股修家谱的热潮?我国现在修家谱风气较盛的是哪些地区?

  王:近五十年来的这股修谱热潮,最初是在台湾地区出现的。台湾地区绝大多数人是从大陆迁移过去的,但是他们的根在大陆,与大陆之间有着血浓于水的亲缘关系,一直以来无法割舍深厚的宗亲情感和恋土怀乡的情怀。因为客观因素,台湾与大陆分隔,当地居民逐渐掀起修家谱的热潮,以厘清祖上脉络,排遣思乡之情。据统计,台湾家谱约有一万种,其中80%是近五十年编修的。

  而大陆出现编修新家谱的热潮,是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确立,一度受到压抑的谱牒研究在大陆重获关注。民间热衷于修谱之余,还自发组织一些文化活动。现在,大陆修家谱比较多的是福建、浙江、江苏、安徽、湖南、广东等省。福建省侨民很多,在台湾和海外的华人寻根情节浓郁,所以修家谱之风兴盛。

  1987年以前,台湾人不能回大陆,修家谱时也只能记录家族中生活在台湾的人口的信息。进入21世纪,两岸民间修谱活动更趋活跃,逐渐出现海峡两岸、海内外宗亲合作编修新家谱的现象。

  文汇报:有没有一些令您印象深刻的事例能反映出家谱在华人世界的“热度”?

  王:编撰《中国家谱总目》的整个过程不仅得到海内外众多中文文献收藏单位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海内外华人无私的帮助,民间对于家谱的热忱和重视、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令我深有体会。我曾收到很多信件,提供私藏家谱的相关信息,提醒我们编进目录。

  我记得,上海音乐学院有一位老教授叶淑莲,退休后定居美国,回国探亲时偶然得知我们的编撰工程,特地来到上海图书馆,把自己的一套家谱送给我们。她对我说:“这部家谱收藏在上海图书馆,出现在家谱

  总目录中,这是这部家谱最好的归宿。”

  还有一位侨居美国的山东大学中文系的退休老教授王宜训,好几次写信给我,表示要来上海做一名志愿者:“我不要任何报酬,一切生活费用自理,我期待着《中国家谱总目》这一功垂千古的历史文献,早日问世。”考虑到他年纪较大,我们婉言谢绝了这份好意。类似事例很多,这种为中华文化耕耘的热情是非常令人感动的。

  文汇报:由此可见,华人心中的家谱情结的确非常浓重。那么,就增强全球华人的认同感和凝聚力而言,您认为承载着家族记忆的家谱有着怎样的意义呢?

  王:其实整个编修新家谱的过程,就是海峡两岸人民和海外华人对同宗共祖的血脉的追寻和认同,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在合作修编新家谱的过程中促进了海峡两岸的交流,进而达到了弘扬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的效果。这对祖国的和平统一进程也必然有推动作用。

  在我看来,绵延五千年之久的编修家谱文化习俗,是中华文明发展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值得继承、发扬的优良文化传统。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