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朝时期
时间:1683年-1895年(212年)
主词条:台湾府、台湾清治时期
郑氏政权末期与清政府处于军事对峙状态。清政府平定大陆后,开始计划将台湾纳入版图,曾经采取招抚方针,企图说服郑氏降清未果。郑氏政权曾多次反攻大陆沿海地区,至1678年秋郑军战败,所占领的东南沿海州县全部丧失,随即完全退守台湾。此时,清朝政府统治中国已成定局,郑氏政
施琅
权逐步演变成为地方割据政权。1683年7月8日,清政府派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水陆官兵2万余人、战船200余艘,从铜山(今属福建省漳州市)向澎湖、台湾进发。清军向澎湖守军发起攻击,郑军溃败。郑成功之孙郑克塽率众归顺清政府。
[12]
1684年,清朝设置分巡台厦兵备道及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1811年,台湾人口已达190万,其中多数是来自福建、广东的移民。移民大量开垦荒地,使台湾成为新兴的农业区域,并向大陆提供大量稻米和蔗糖。由大陆输入的日用消费品和建筑材料等,使台湾的经济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此时,台湾与福建、广东的来往十分密切,中华文化更加全面地传入台湾。
自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逼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台湾的淡水(今台湾省新北市淡水区)、鸡笼(今台湾省基隆市)、安平(今台湾省台南市安平区)、打狗(今台湾省高雄市)相继开港,进口以鸦片为大宗,出口则以茶、糖、樟脑为主。
同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开始对外“开疆拓土”,向南把琉球和台湾作为扩张的目标。1874年1月日军入侵台湾,10月,中日签订《北京专约》,虽然软弱的清政府对日本作出妥协,但《北京专约》仍表明中国对整个台湾行使主权。
由于西方列强向中国边疆侵逼,中国出现了边疆危机。1883—1885年中法战争期间,法军进攻台湾,遭刘铭传率军重创,到1885年6月《中法新约》签定,法军被迫撤出台湾。
中法战争以后,清朝为了加强海防,于1885年将台湾划为单一行省,台湾成为中国第20个行省。[13]首任台湾省巡抚刘铭传积极推行自强新政,清理田赋,增加财政收入,购买轮船,架设电报线,设立邮电总局,建造铁路;购买军舰,增设炮台,设立机器局自造武器;成立煤务局,安装新式采煤机器;设立兴市公司,建街造路;创立西学堂、电报学堂,培养建设人才。刘铭传把众多新式事业集中于一省,使台湾成为当时中国的先进省份之一。[14-15]
日本帝国主义殖民沦陷时期
时间:1895年-1945年(50年)
主词条:“台湾日治时期”、马关条约
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翌年清朝战败,于4月17日被迫签订丧权
“台湾少年团”中进行抗日斗争的台湾籍少年[16]
辱国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消息传出后,举国同愤,反对割台,台湾全省哭声震天,鸣锣罢市。协理台湾军务的清军将领刘永福等率军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占,坚持了5个多月的战斗,历经大小百余仗,使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终遭失败。从此,台湾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达50年之久。
[17]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在台湾实行总督专制的独裁统治体制,建立恐怖严密的警察制度,控制台湾社会,推行“皇民化运动”,灌输忠“君”(天皇)爱“国”(日本)思想,企图把台湾人民变成日本帝国主义的忠臣良民,并实行“农业台湾,工业日本”的经济政策,掠夺台湾的稻米和蔗糖资源,后期则配合日本帝国主义的“南进”侵略政策,发展与军需有关的工业,把台湾当作日军的补给地,为侵略战争服务。[18-19]
台湾人民从未屈服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在日据初期,以农民为主体的抗日武装进行了长达20年的斗争。后来,文化协会、民众党、共产党等还组织领导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的民族抵抗运动。[20]据不完全统计,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台湾期间,被血腥残害的中国人民累计多达约65万人。日本帝国主义欠下了中国人民无数永远也无法偿还的血债。[21-22]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七七事变”,中
“雾社事件”中进行抗日斗争的高山族人民[23]
国人民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在抗日战争时期,不少台湾人回到中国大陆参加抗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台湾的光复作出了贡献。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政府发出《中国政府对日宣战布告》,明确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之间关系者,一律废止。”
[24]
台湾光复回归祖国
时间:1945年
主词条:台湾光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国际协定肯定了: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共同签署的《开罗宣言》中规定:“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
台北受降仪式上的中国代表[25]
如满洲(即中国东北地区)、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华民国”。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后又有苏联参加签署的《波茨坦公告》中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
[26]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中的条款,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8年的艰苦抗战,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终于同全世界人民一道,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使台湾重新回归祖国的怀抱,结束了台湾人民蒙受日本帝国主义奴役的屈辱历史。同年10月25日中华民国政府在台北举行台湾省日军受降仪式。会后台湾省行政长官代表中国政府正式宣告:自即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所属的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置于中国主权之下。台湾全省欣喜若狂,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祭告祖先,通宵欢饮。台北市各界民众数万人举行环市大游行,欢呼回到祖国的怀抱,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27]
民国时期
时间:1945年-1949年(4年)
主词条:二·二八事件
“二二八事件”中的台湾专卖局[28]
台湾光复后,接手台湾的国民党政权的专制腐败本质未变,在政治上贪污腐化横行,压迫和歧视台湾民众,经济上严厉管制台湾经济,侵害台湾民众利益,文化上忽视差异性,漠视了隔阂的客观现实,导致台湾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29]
1947年2月28日,正当大陆人民的解放战争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台湾省台北市市民为反抗国民党当局的军事独裁统治、抗议反动军警屠杀市民,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起义迅速波及全省,史称“二·二八事件”。国民党当局对起义群众提出的进行政治改革、反对专制腐败、实行民主自治等进步主张难以容忍,调集大批军警进行血腥镇压这一伟大的爱国民主运动,群众被杀害达3万多人[30],至3月13日,起义最终失败,国民党当局白色恐怖统治的序幕揭开,给台湾民众的内心留下了深刻的伤痛。[3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时间:1949年迄今
主词条:九二共识、汪辜会谈、台湾9·21大地震、大三通、八八水灾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国民党内战失败
台湾纪念“白色恐怖”时期遇难者[32]
,溃逃至台湾。中国人民解放军准备解放台湾之际,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当局派遣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台湾,并从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扶持国民党政权,形成台湾与大陆的对峙局面,“台湾问题”由此产生。
[33]
1950至80年代,国民党当局延续了在大陆所谓“动员戡乱时期”的高压政治手段,继续通过情报特务机构等手段推行“白色恐怖”,台湾社会弥漫着压抑和晦暗的恐慌情绪。[34]据不完全统计,“白色恐怖”期间,在台湾壮烈牺牲的中国共产党地下党员有上千人之多。[35]
1960至70年代,台湾形成了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快速发展、逐渐起飞,工业占经济中的比重逐渐超过农业,长期保持年均两位数以上的经济增长率。
1980年代,台湾工业基础完备,教育普及全民,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名列“亚洲四小龙”之一,电子产业蓬勃发展。1987年,台湾宣布“解严”,随后逐步开放党禁及报禁,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开放台湾与大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36]
1992年,台湾“海基会”和大陆“海协会”(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九二共识”。1993年海峡两岸举行“
台湾经济起飞期银行的繁荣景象[37]
汪辜会谈” ,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1999年9月21日台湾南投县集集镇发生里氏7.3级地震,造成2415人死亡,一万余人受伤,损失约三千亿新台币,为20世纪末期台湾最大地震。
[38]
2001年,福建沿海实现与金门、马祖地区直接往来(又称“小三通”)。
[39]2002年台湾被特许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40]2008年,海峡两岸实现“大三通”(直接“通邮、通航、通商”)。2009年8月,莫拉克台风侵袭台湾造成严重水灾,使台湾中南部与东部蒙受巨大损失,造成七百余人死亡、失踪,经济损失达一千多亿新台币。
[41]